新闻动态

关注互联网,更关注我们

“完美恋人”AI女友正在变成马斯克印钞机

2025-07-29 11:06

7月15日凌晨,马斯克旗下AI公司Grok上线两款全新情感陪伴角色:二次元形象的“Ani”(酷似《死亡笔记》弥海砂)与“奶凶”“厌世”风格的小熊猫“坏鲁迪”(Bad Rudy),均基于Grok 4大模型,归属“伴侣”(companions)功能。7月19日凌晨,马斯克在X平台发布新角色“Valentine”照片,配文“瓦伦汀日”(情人节),并透露其性格原型参考《暮光之城》爱德华·卡伦与《五十度灰》克里斯蒂安·格雷。



据XAI社交媒体账号显示,Grok“伴侣”功能或正构建“NPC宇宙”,除已上线的Ani、坏鲁迪外,至少还有一名动漫男性角色待发布。马斯克同步宣布,“个性定制”功能即将上线,并推广称该功能“可能是学习量子力学的最佳方式”。

市场反应迅速:Ani上线数小时内,Grok在日本与香港iOS下载榜登顶。用户调侃马斯克“精准收割Z世代与二次元群体”,称其“一次性拿下‘gooners’和‘毛孩子迷’,圈走全球前1%软件工程师的99%”。

同时,与Ani少女形象相对应,Grok推出的情感陪伴男性角色被命名为“瓦伦汀”,取自《异乡异客》中的主角——这是海因莱因的一本小说,也是“Grok”这个AI名字的出处。 

据悉,“瓦伦汀”的性格原型分别参考了《暮光之城》的爱德华·卡伦与《五十度灰》的克里斯蒂安·格雷。



行业视角看,AI情感陪伴已成为成熟赛道,国内如星野、筑梦岛等App次日留存率稳定超55%,被视为“现金流避风港”。Grok通过高辨识度二次元形象(如Ani)切入,既省去市场教育成本,又将“模型能力”转化为“角色魅力”,精准填补Z世代与AIGC次元文化的情感空缺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头部AI公司集体转向情感陪伴赛道,或暗示技术竞争进入平稳期——随着AI增长放缓,单纯技术比拼结束,商业化迫在眉睫。

但该赛道亦存伦理争议:用户晒出“牵现实想虚拟”的情侣照,称“未来已来”,类似《Her》描绘的人机恋爱困境。AI虽能深度共情(马斯克强调“Grok意为深刻理解”),却无物理肉身与伦理责任,算法黑箱的“看不见的手”仍存隐忧。



当前讨论多将AI限定在“仿人类”框架,但其真正潜力或在于:作为人类欲望与想象的加速器,能否引导我们突破自身限制,抵达未竟的未来?人类对AI的想象力,是否已止步于此?





捷路科技版权所有 2014-2021渝ICP备13003919号-6

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3614号